这个时间长度不算长,但是就是这短短的几年时间,让蒙古人打败了整个欧洲。
蒙古人的这一次进攻,并没有打出大规模的进攻战,相反,他们的入侵完全是一种闪电战,甚至在进攻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后勤建设工作。蒙古人和金人都有非常优良的马镫和长矛,蒙古人擅长骑兵作战,而金国人擅长步兵作战,但是蒙古人的骑兵数量很少,所以蒙古军队的主要力量都是步兵。在蒙古人入侵之前,金国就已经有了对欧洲各国进行了全面军事动员,并且为了对付蒙古人的入侵进行了大规模的军备建设工作。
虽然在之前金国也曾经发动过几次进攻欧洲各国的军事行动,但是毕竟当时金国人已经拥有了比较充足的马镫和长矛武器,而且在欧洲各国中金国军备也不是最强的,所以在金国军队攻打西欧各国之前并没有能够造成太大的损失。
但是这一次蒙古人却不同了,蒙古人只是带着一些残兵败将进攻西欧各国而已,蒙古人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意志。所以在后来的战争中金国军备被削弱之后很快就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而蒙古军队也没有打出什么像样的战役。
在欧洲历史上蒙哥大汗是一个非常残暴而又好大喜功的君主,他曾多次发动进攻欧洲各国的战役,但是都没有取得什么太大的战果。他喜欢在各地到处跑来跑去四处征战。为了获得更多的军备和马匹,他甚至将自己曾经打败过的金国士兵拉来充数。
他曾经率军攻打中亚和西亚地区并占领了不少领地,在攻下这些地区之后便开始对当地进行了疯狂掠夺。后来在公元1258年和公元1259年又分别发动了两次进攻欧洲各国的战役。
蒙古人的游牧特性,是导致其在古代东方多次发动大规模西征的最主要原因。
蒙古人是一个非常善于长途迁徙的民族,蒙古帝国最强盛时的版图面积达到了1600万平方公里,但是其军事力量也是非常强悍的,而这与蒙古人的游牧特性密不可分。
在古代历史上,游牧民族总是伴随着战争发生,蒙古人也不例外。成吉思汗(Kharkar)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被称为成吉思汗,其一生发动了多次战争,而这也是蒙古人进行西征的重要原因。
在成吉思汗之前的金国时期,蒙古人已经大规模地使用战马进行军事行动了。可以说,金国时期是蒙古人骑兵战争崛起的关键时期。
蒙古骑兵的优势是在于其机动性非常强,可以进行长途奔袭作战,而这也是金国在军事上面临着严重挑战的原因之一。
不仅如此,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是当时作战力量中最强大的兵种。成吉思汗统治下的蒙古帝国在这一时期已经拥有了马背上强大的作战力量。而随着冷兵器时代逐渐过去,骑马作战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了。
因此,成吉思汗下令:“自今以后无论何为人所驱驰者,皆当驱之”(《成吉思汗传》)。
当时中原地区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农耕化,而蒙古地区由于其自然环境特点和自身民族特性的原因,还保留着游牧民族的传统。
虽然在冷兵器时代和骑马作战时代结束之后,中原地区已经很难再进行大规模战争了。但是作为游牧民族来说,游牧民族仍然具有在战争中获得胜利、获得权力和地位等重要意义。
在蒙古人征服前,蒙古帝国的领土只包括了中国、印度和波斯,而印度和波斯也只是中国的附属国。这些地区都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尤其是中国。
蒙古人进入中亚、西亚的时候,中国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而欧洲地区却依旧是蛮荒之地。
欧洲地区有很多国家,比如瑞典、丹麦、挪威、波兰等国。蒙古人想要进入这些国家,就要经过这些国家的领土,而这些国家又不愿意承认蒙古人的地位。
蒙古人向西发展以后,就将整个中亚地区收入了自己的囊中。
到了13世纪中叶,蒙古帝国的势力范围已经延伸到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地区。
这时候,成吉思汗意识到要想统治整个亚欧大陆就必须要拥有一个统一的市场。于是在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一个大蒙古国,他规定大蒙古国为全国统一的贸易市场。
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想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要拥有自己独立的贸易市场,这样才能保障本国人民的生活。蒙古帝国和大宋一样,都是一个大城市主导着经济发展,大城市经济繁荣之后就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所以在蒙古国成立之后,成吉思汗就开始建设贸易市场了。为了让贸易市场发展起来不会受到阻碍和限制,成吉思汗专门制定了一项法律来保护自己在贸易市场里的地位。
成吉思汗制定了“互市”制度:凡是有客人到大宋来买东西的时候都要进行交易才能进入大宋的市场。蒙古人和大宋是一种买卖关系,而不是一种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所以他们进入亚洲大陆也不需要经过中国。
其实,蒙古人西征不是在战争中失败后被迫的,而是主动选择的。
《元史》记载:“是岁(1235年),铁木真始伐金,其地至金上都之东,约二千里。”
《元史·地理志》:“至元元年,从太祖(成吉思汗)征金,乃徙河南府民三千户于汴梁;二年灭宋,从太祖(成吉思汗)征金。”
《元史》记载:“三年(1235年)七月,乃以木华黎为左丞相,与博尔忽、博尔术、赤老温、合丹为右丞相;以脱忽必赤为镇抚军都元帅,领中军都元帅府。”
《元史》记载:“三年(1235年)春正月辛未,乃遣博尔忽引兵伐金……甲寅,自西路合土河(今新疆和静)以北会上都于西京(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师次西京,既而遣木华黎等攻取之。”
从这些历史记载来看,蒙古人选择西征也是主动的选择。
因为蒙古人和当时的西欧国家、印度、日本、埃及等都有贸易往来,这些贸易往来也给蒙古人带来了财富。
虽然蒙古人西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以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但是在西征的过程中也给西欧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元史》记载:“至元十二年(1275年)正月初一日,有星聚于东北方之极薄天兴洲(即今日本长野县东)。是日大星渐没,其地忽变大荒”
在《元史》中也记载了蒙古人西征失败后对西欧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乃遣万户阔阔出等率兵至欧洲各国……皆破之。
蒙古人虽然有足够的骑兵,但却不能完成对欧洲的征服,其原因在于西方国家缺乏统一的统治力量,蒙古人需要在西方建立统一的国家,通过军事手段来统治整个西方世界。
但在蒙古人看来,这些国家国王的私人武装已经完全脱离了统治核心,他们只是蒙古人扩张行动中的工具而已。
在1213年,金帐汗国内部发生了一次宫廷政变,蒙古贵族博尔济吉特家族中一个名叫博尔术·帖木儿的人被任命为金帐汗国大汗。
博尔济吉特家族是当时最富有的家族之一,他们希望通过将整个金帐汗国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来加强自己在欧洲的地位。
于是博尔济吉特家族便开始大规模地对金帐汗国进行征服和占领。但是博尔济吉特家族虽然有巨大的财富和权利,却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治理人民。
博尔济吉特家族把自己统治下的金帐汗国变成了一个由蒙古人、钦察人、俄罗斯人和中亚其他民族组成的四分五裂的国家。
虽然在成吉思汗去世以后,他的子孙们陆续建立了一些封建政权,但他们都不能让蒙古帝国从四分五裂中走出来。
在成吉思汗和他所率领的蒙古军队崛起以后,他们几乎统一了整个世界。他们开始征服西欧和北欧各国、印度以及东欧地区,并且将欧洲纳入了蒙古人的统治之下。
蒙古人是一支骁勇善战的游牧民族,但由于其政治制度的局限性,对整个世界格局的影响极为有限,同时由于蒙古人有着强烈的地域观念和种族观念,蒙古人对世界格局有着自己的判断。
在西征之前,蒙古人就已经认识到了欧洲文化会对自己产生巨大影响。
所以,在西征开始之前,他们就已经制订了三个作战方案:第一个方案是突袭和围城攻击;第二个方案是占领欧洲北部城市,然后实施劫掠;第三个方案是从海上入侵欧洲。
西征开始后,由于蒙古人对欧洲的认识与研究是不全面的和片面的,所以他们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其成果仅仅局限在东方和非洲,而且主要集中在西欧,而对东欧和亚洲地区却很少涉及。
蒙古人的这种军事行动方式也造成了很多问题。
首先,蒙古人没有把西欧看作世界各国中的一员。蒙古人没有将西欧看成一个整体而与中亚、西亚、印度等地区平等看待。蒙古人只是将欧洲看成是自己征服世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不是世界各国中一员。而且在蒙古人眼中西欧也只是众多地区中的一个地区,而不是整个欧洲。
其次,蒙古人并没有把西欧看成自己统治下一块小小的领土;相反他们把欧洲看成一大块地域,把统治全欧看作对这块地域的统治。蒙古人没有将西欧看成一个国家;而是看成一个地区或一块土地。
再次,他们没有把西欧看成一个整体;而是看成各个民族和国家。而他们对各个民族和国家是采取一种新的统治方式和新的政策。而这些新政策和新观念却给他们带来了种种弊端与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