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古代一“高危”职业,平均寿命仅39岁,无数人却为此挤破头

频道:军事小说 日期: 来源

但在现实中想要找到这种工作简直难于登天。但凡事无绝对,正所谓富贵险中求,中国古代的皇帝就非常符合上述工作的各项标准,只不过想当皇帝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先来看看当皇帝有哪些好处吧。

帝王作为一种职业,在农奴社会和封建社会都有着不可动摇的最高地位。一朝成王,千古无忧。

中国古代的帝王可以说是站在食物链的顶端,潮流风尚的尖端人物。天底下最好的吃的穿的用的都先紧着帝王,并且是无限量供应。

在秦汉时期,人民的生活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当秦汉时期的人民住在茅草屋里,被家门口的风吹过的土坷垃洗礼的时候,他们的皇帝已经可以坐在马车里,走在平坦的石板大道上,再也不用忍受驴车牛车的颠簸和尘土飞扬的乡间小路。

到了万国来朝的唐代时期,人类的整体生活水平已经较之先秦有了很大改善,胡人南北通商,民族的大融合促进了商品种类的丰富。

人们可以吃到各种从未见过的调味品,买到稀罕的舶来物,但是农业时代的交通全靠马力,对于太过遥远的希珍食物普通百姓也只能望而却步。

像杨贵妃这样住在关内陕西的北方人,却天天可以吃上新鲜的南方荔枝,靠的可不是飞机速运,而是唐明皇一声令下,跑死多少条驿马换来的。

到了清朝时期,随着皇权的发展走向巅峰,甚至还发明出满汉全席这种具有明显阶级歧视的食物——就是只有皇家能吃,普通百姓不准吃的席子。

把高超的厨艺聚集到皇宫然后垄断这种手艺,这也是封建集权的最大特点。

到了民国时期百姓才认识的钟表,望远镜等洋玩意,清朝的第三代帝王康熙早早就玩腻了,并且他还写出了第一封国际通信——给路易十四的信。

在封建社会时期,资本都是呈断层式地被大量地掌握在极少数的权贵手中的。

作为一个中国古代的帝王,一个站在权力顶端的男人,他所享有的资源自然是当时世界上最优越和丰厚的。

使人们趋之若鹜地想要争夺皇位最主要的原因,并非来自锦衣玉食的诱惑。

古代的富贵人家和皇亲国戚也可以过优渥的生活,但人人都想当皇帝,因为皇帝掌握着全天下的生杀大权!这种登峰造极的权力所带来的诱惑是无比致命的。

在古代皇帝说的话叫圣旨。只要你是一国的皇帝,哪怕你是个暴君,你也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人敢质疑皇帝。

最典型的要数北齐时期,中国南北朝时期姓高的6个皇帝。不知道是由于鲜卑族的民风野蛮,还是高氏家族的基因凶残,北齐时期的皇帝个个凶狠残暴,常常在宴席上杀人为乐,并同时纵情声色。

尽管由于他们的暴行,这个王朝过早地衰落,但是王朝的更迭从不影响人们对皇帝这种究极权力的追逐。

人们为了享受这种权力巅峰的快感,已经到达了一种疯狂的境地。在历史上汉朝有一个皇帝,他只在位做了28天皇帝,连一个月都不到,却把荒淫无道这四个大字表现到极致。

当然他还不算是最荒淫无道的,要是按荒淫无道的程度给历代皇帝排位的话,最会玩儿的还要属上古时期的商纣王——在后宫建造酒池肉林,这可能是最早的露天派对。

由于他过早地把皇帝昏庸指数戳破天花板,导致后世的皇帝再昏庸,也无法超越他。

优势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的钱都是我的

当皇帝的第三大好处就是有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不,是三辈子都花不完的钱。因为富不过三代这个定律,即使是皇帝也逃不过。

比如汉朝时期,著名的文景之治,两代人省吃俭用,给汉武帝攒下一笔巨款,够汉武帝可劲造,于是汉武帝就撒开了手脚,穷兵黩武,的确改变了和匈奴的关系,创下了赫赫有名的大汉盛世,但他之后西汉便急转直下,好了没两代,新皇帝就又腐败了。

幸亏中间有个汉宣帝因为从小出身不好,吃苦长大,还能给帮衬着扶持一下家业,但也架不住后面几代玩命霍霍,于是西汉的产业很快败光了。

类似的历史在唐朝明朝也反复上演,别管父辈花多大力气打下的江山,总有那么几个孙子能飞速败光。

历史上的皇帝像康熙乾隆这样能过上80大寿的真不多,大多数都是短命鬼,个中缘由,除了被人篡位谋杀的几率太高,还有一大半的皇帝是病死的,所以古代皇帝平均寿命只有39岁。

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死于非命的皇帝约有45位,病死的皇帝约19位(其中病死多指暴毙而亡或年轻病逝,不包含老年病死的),还不算那些下落不明的。

皇帝死于非命的方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自缢,刺杀,砍头,毒杀都是常规操作,用被子闷死,自己气死,被人控制着过得生不如死等等,并不是只有每个朝代末期的最后一位皇帝才死的惨,自古坐上皇位的人,就得天天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高枕无忧?

不存在的,没被自己的疑心病吓死就算命硬了。这就难怪当皇帝的都生性多疑,每天和个神经病似得看谁都像反贼。

病死的皇帝就更冤枉了,除去自小体弱多病和被人害病的,有不少皇帝病死的原因说出来都丢人,因为自己荒淫无道纵情声色,把身体给拖垮了最后一命呜呼。这种情况可能连司马迁下笔的时候都不知道是该夸他冤还是不冤。

职业短板二:极权下的贪欲和自我

前面讲到,当皇帝的最大目的就是为了过骄奢淫逸的生活,呸,是为了治国齐家平天下。

身为皇帝,当一个人坐在权力和欲望的巅峰,要想克制自己不贪恋美色成为一个明君真的很难。

当没有人从外界来管束一个人的行为时,自律就成为一条漫长的道路。

一个帝王身边总充斥着赞美与肯定的声音,他该如何分辨谁忠谁奸?孰真孰假?他又如何在自己随时可以杀掉臣子的情况下,说服自己去听一个臣子的逆耳忠言?

唐太宗李世民忍下了自己的狂妄,忍下了臣子发言的粗鄙,纵然生气,但是你说的话有道理,我就会听。

他凭借着如此强大的克己之力,没有让权欲吞噬自我,而是励精图治,开辟了万国来朝的大唐盛世,名声远播海外,连日本都数度遣唐学习,如今在日本许多类似中国的文化都是沿袭着唐朝旧制。这就是一个帝王在权欲之外,所能成就的功绩。

当你身边的人都告诉你,天大地大,传宗接代最大,并且你家里定期都会分配娶妻娶妾妾妾,家里的媳妇们还变着花样地讨好你的时候,你如何能忍住情欲,然后早上天不亮就起床工作,成为一个工作狂魔的?没有多少人能做到,大多数皇帝看见美女就沦陷了,只有康熙,八岁登基,日日早起批阅奏折,年轻的时候从不纵欲,简直可以用佛系来形容。

他凭借着超强的自律能力,杀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远征俄国沙皇,终成一代明君。虽然他老年时有点纵情声色,但是身在帝位,如此刚强的自律能力实属不易。

一个人要监督他人克制欲望很容易,但要使自己在优渥的条件中还能克己复礼,那是极其困难也极其珍贵的。

最后来说一说皇家那些空悲切的亲情。一个皇子从他出生成为皇子的那一天起,就注定要在各种人性的倾轧中度过一生。

如果他想要和别的兄弟姐妹甚至自己的母亲谈一谈亲情和怜悯,等待他的就只有惨死的下场。

明朝皇帝朱允文十分宽厚善良,他的爷爷死后将皇位继承给他,然后给他下了一道秘旨,让他把自己的叔叔都杀掉。

但是朱允文从小在温和礼义的环境中长大,不像朱元璋经历过那么多尔虞我诈,他根本对自己的亲叔叔下不去手。

他的臣子再三警告他燕王朱棣是个狠角色,别人都可以放过,唯独他不可以放过。但是朱棣装疯卖傻,朱允文就坡下驴,让朱棣逃过一劫。四年后,当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攻陷皇宫的时候,不知道在熊熊烈火中的朱允文可有后悔那些年所谓的亲情。

在历史上皇权倾轧的斗争中,母亲害儿子,儿子害父亲,还有兄弟间相互残害的事情不胜枚举,皇家的亲情比修仙还虚无缥缈,所谓富贵险中求,其实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得与失都不是几行史书可以讲清的。这样一个钱多事多,位高权重的工作,如果给你,你想要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高危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