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上邪》里的“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爱好诗词写作的友友也可以看下《诗词写作实用教程》会对你的写作水平提高有一定的帮助。依依的《长相思》赏读完了,如有不同意见或建议,欢迎留言互动。或留下你精彩的诗篇。
自古文人最多情!正是因为文人有一颗敏感细腻的心,一个苦苦求索的浪漫的魂,感时伤世的愁绪,多舛的情感,才能谱成爱情的千古绝唱!
鲁迅先生曾透辟地指出:“有至情之人,才能有至情之文。”这首词中至情形象或许就是至情晏几道的真实写照。
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喜欢诗词的友友可以读下《宋词三百首》。
长久的相思啊,长久的相思。若问这相思何时是尽头,除非是在相见之时。
长久的相思啊,长久的相思。这相思之情说给谁听呢,薄情寡义的人是不能体会的。
“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这两句,自问自答,痴人痴语。词人说“相见”是解决“相思”的唯一办法,这纯是痴语,痴心,可是,词人却将这种相思之情用语言直白的说了出来。
爱情令人向往,谈恋爱的时候也确实很甜蜜,你侬我侬,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约会的时候看个电影,散个步,吃个夜宵,那感觉甚是惬意。分开之后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想联系对方。
“说似谁”,犹言说与谁、向谁说。就算把相思之情说了出来,那浅情的人儿终是不能体会。
苏轼诗云:“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情来解释,认为是行人心存爱慕之情,而佳人却根本不知。
本词中浅情是深情的对立面,多情的词人却总是碰到那样的人,词人描写的画面和和苏轼的有几分相似。
交暂情浅,词人的“有情”遭遇浅情人的“无情”,别后又杳无音信,辜负了自己的刻骨相思时,词人依然是一往情深,不疑不恨,只是独自伤心而已。
小结:这首词纯用民歌形式,上下片均以“长相思”迭起;上片运用设问的方式表现了一位相思女子的相思恋情的深切急迫难耐,言只有相见才得终了相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