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版《三体》大结局后,灵河文化创始人,剧版《三体》总制片人白一骢经常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观众的期待,也从侧面说明了这部剧集的成功。豆瓣8.5的成绩,足以让白一骢和团队高兴。在接受红星新闻专访时,他也笑着表示,“终于松了一口气,七年多的辛苦没有白费。”
剧版《三体》的开发,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战役,也是白一骢从业来最难和最花心血的项目,“没有什么可以借鉴和参考的先例,预算都不知道怎么去算,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可能有人会觉得《三体》不是一个常规意义上的“爆款”。我真的一点都没有介意,从我做《三体》开始,就没想过这会是大众爆款。你想想,这本书经历了多少年才被更多人接受?2006年开始连载,2008年出版,到2015年终于获得了“雨果奖”。《三体》这本书就不是一个坐在这儿就非常轻松阅读完的作品。剧也是这样,不是说我们做一部剧出来,能让每个人愿意来看。
所以前期我们做了很多尝试,用了一个最笨的方法,把有可能改编的方法都做一遍,前后做了十几个版本剧本方案,有非常科幻的,也有走感情的……啥样都有。最后平台、刘慈欣老师和各主创方大家决定严格尊重原著进行创作。
不管是《三体》还是《天龙八部》,这些小说的分量、知名度、影响力是这么庞大,那我如果跟它们有交集的话,肯定是我占了很大的便宜,我能有机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种兴奋感,会掩盖所有的理智。
所以到我参与《三体》很长时间后,都经常会觉得有点恍惚:怎么回事?我们就真的在做《三体》了?我能做好吗?这种怀疑伴随了我很多年,有一种悲观的情绪,但是我又需要不断给团队打气,说我们一定能拍好。
直到去年,我才真正对这个项目有信心。那时我们后期差不多完成了,就邀请了很多业内的朋友来看片,提意见。我知道,他们并不会因为是朋友就说好话,当时给出了鼓励和赞许,也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他们的鼓励让我一下就有了刺激。
因为定的是现实主义方向,我们就从这个类别来找优秀的演员,价格当然也低一些。也给几位主演压了价,给人说咱们这个作品还是有一定影响力,我们好好拍戏,多点钱给制作。演员们也都非常的接受,没有计较这个略显寒酸的片酬。
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科幻的,我在很多公开活动讲到题材类型的时候,都在反复提科幻。我认为科幻很重要的地方是,它面对的是星辰大海,面对的是宇宙,那在整体的文化价值上,就有更庞大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