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秦始皇出巡只是为了长生吗,看秦国海陆扩张

频道:武侠小说 日期: 来源

秦始皇其实并没有那么反智地认为自己可以长生。始皇二十六年,刚刚统一天下的时候就说过,“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对于自己的死并不忌讳说,这个时候他四十岁还不到。

当然希望长生是正常人的想法,但是实际上他出行途中很多行为是和这种鬼神之事没有关系的。比如始皇二十八年“南登琅邪,大乐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万户琅邪台下”。就是迁了三万户,算15万人口吧,到沿海的琅邪,而且免除了他们的十二年的赋役。这和寻仙肯定没有关系的,而且15万人口相当于全国人口的1%,也不是个小数目。

其实秦始皇屡次出巡沿海,是有明确的经济目的的。沿海地区原来是燕齐吴越,这里河流海运发达,一直是商业繁荣的地区,特别是齐国。不然范蠡为什么跑到齐国做大财主呢?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迫切需要利用这些地区的商业价值来为国家服务。

史记《货殖列传》中乌氏倮和戎王做生意,能够获得牲畜,特别是秦朝难以大量繁殖的马,“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给予了很高的地位。另外一个例子是巴郡寡妇清,继承祖业,在当地进行丹砂开采和贸易。“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就是说给了她很高的地位和荣誉。

所以秦朝并不像后面朝代那么防范商人的势力。这既是战国政策的延续,也是出于当时经济军事的考虑。商业可以为秦国提供税收,同时商人的资源可以为国家的扩张服务,因为扩张需要强大的后勤保障。海运和漕运比陆地运输更有便捷,所以秦始皇在沿海地区逗留了好长时间,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进行经济发展规划。

在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蒙恬北上和匈奴作战,占据河套地区,以黄河为险,然后“又使天下蜚刍挽粟,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意思是从渤海周边地区沿黄河运送粮草到河套地区。所以秦始皇发展燕齐沿海地区,也和中国北部的扩张有关联的。

同时秦始皇在沿海地区出巡也是为了规划当地的政治稳定。由于燕齐吴越地区离首都的距离,天高皇帝远,特别容易反抗,尤其是吴越地区,民风彪悍。即使到了三国时期,百越仍然让东吴头疼,何况秦朝时期。

《越绝书》“秦始皇并楚,百越叛去。”就是说这些百越人逃出海外,希望将来复兴旧国。秦始皇采取的对策就是把留下的越人往内地迁,而把内地的人往吴越迁。通过人口混合的办法进行同化。

南方最远的地方扩张到了桂林、象郡、南海,并且迁了很多人过去。这个可以看出百越问题对于秦朝有多重要,已经追到那么远的地方。沙尘暴私下认为秦始皇可能已经重视得上了头了。毕竟根据当时的交通、人口和行政能力,很难对那么远的地方进行有效统治,这点和鄂尔多斯、河套地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关键词: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