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聚焦退役军人“急难愁盼”事项,通过创新帮扶困难、社会参与、部门协同等精准救助新模式,加大对困难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的帮扶力度。到2023年初,共走访退役军人1.2万余人次、发放资金15.5万元,积极开展优抚对象临时救助、向154名困难优抚对象发放临时救助金10.86万元,实现了人员数据全部采集、帮扶对象精准对接,把实事办到退役军人的心坎上,让广大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不断提升。
困难帮扶务求精准。近年来,五莲县通过大病救助、一次性临时救助、社会救助、司法救助等一系列帮扶措施,基本掌握了全县困难退役军人的情况。“为了第一时间掌握因病、因事陷入生活困境的退役军人情况,我们深入退役军人,摸清第一线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在精准上下功夫,确保政策、资源、服务用在刀刃上,确保退役军人及时得到帮扶。”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李玉说。
五莲县把帮扶困难退役军人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村居退役军人服务站的服务阵地和基层哨点作用,常态化开展“大走访、大服务、大帮扶”活动,先后组织700余名服务工作人员深入退役军人走访探望退役军人,确保全覆盖、无遗漏。
困难帮扶少不了一番苦功夫,工作越细致,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就越强。全县数万名退役军人,一半以上散居在乡镇、街道,平时很难掌握退役军人的实际生活情况,加之不同退役军人情况差异较大,抵御风险能力也有很大不同,近年来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带病回乡退役军人因病、因事陷入困境,需要帮扶救助。五莲县完善困难退役军人主动发现机制,动员县乡村三级工作人员主动下沉、常态联系,采取四问(问家庭、问收入、问子女、问健康)、四看(看衣着、看伙食、看住所、看消费)的方式,广泛收集帮扶援助线索,主动发现可能符合条件的困难退役军人。对联系中发现的家庭困难退役军人及时建档立卡,录入退役军人困难帮扶数据库,实施困难帮扶。
“家里孩子一直在外面,老伴腿脚不好、脚踝动过手术,我今年60多了,一般的厂子不愿意要年纪大的,太累的体力活我也干不了。多亏了五莲县爱国拥军协会及时伸出援手,给我和老伴介绍了一份工作”退役军人老郑说道。县爱国拥军协会在日常走访中发现老郑和老伴的身体状况不太好,平时缺乏人照顾,便将其纳入帮扶范围,将其介绍到协会成员单位宏阳养殖场工作。在协会的帮助下,老两口的有了相对稳定的工作,生活也平静下来。
五莲县依托县爱国拥军协会、县义工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主体在提供就业岗位、技能培训等领域的优势,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帮扶困难退役军人的队伍中来。
除了动员社会力量帮扶,五莲县还积极探索引入商业保险保障退役军人的路子,会同人寿保险公司合作开发“爱军保”专属商业保险,“爱军保”保费为50元/人/年,保障疾病住院、意外住院津贴、意外身故、意外伤残、意外医疗费等五大责任,拓宽困难退役军人的保障渠道。
“以前开展困难帮扶都是各部门单打独斗,信息壁垒的存在使得各个部门的帮扶工作分散用力,帮扶效果不明显”。吴乃庆是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双拥科的科长,在民政局时期就从事优待对象帮扶工作,在长期的帮扶实践中,吴乃庆愈发感觉到密切各部门配合的重要性。
为在全县构建尊崇优待退役军人,帮助患重病或遭遇突发性、临时性事件致使生活生产陷入困境的退役军人及家属等,2021年9月,五莲县率先在全省探索实施“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机制”,通过把各个部门的政策整合起来,最大限度对困难退役军人施以援助。他们坚持以数据为指引,以政策为支撑,密切民政、退役军人、检察院等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沟通联系,汇聚起各部门之间的帮扶合力,实现对困难退役军人的集中帮扶。
“现在民政局每月10号前都把上月新增的纳入低保范围的退役军人名单推送给我们,我们再组织县乡两级工作人员实际核查推送人员情况,实现了对退役军人动态管理下的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我们在开展日常帮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三级服务阵地的作用,坚持热情服务,分类处理,对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退役军人,积极帮助申请;对不符合条件的,积极推送给民政、残联等部门进行帮扶。”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葛平玉说。
“我们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的因遭受侵害或侵权、无法通过获得有效赔偿、补偿的困难退役军人提供辅助性救济,加上退役军人事务局那边的困难帮扶资金,这样就可以享受到两笔帮扶。”县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井海波说道。五莲县在推进政策集中帮扶的过程中,探索出“5+5+5”工作机制,县退役军人局负责司法救助线索,5个工作日内报送县检察院,县检察院5个工作日内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并在办结5个工作日内反馈办理情况。2022年全县共实施司法救助5起,人均帮扶金额2万元。 “街头镇李宗志救助案”被评为 2022年度全省对退役军人开展司法救助典型案例,维护了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