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很多观众本以为是《狂飙》《三体》两个头部大IP“争霸”,但一部无流量明星、题材新颖的漫改剧却成为各大榜单排名前列的黑马。
自12月26日播出到收官,《少年歌行》几乎收获过所有第三方榜单冠军;B站UP主制作的“1月中国电视剧热度”走势图中,《少年歌行》居于TOP3,且是前三名中唯一的独播网剧,剧集出圈的同时也让口碑持续发酵,截至目前,豆瓣评分从开分的7.3涨到了7.8。
《少年歌行》播出以来,累计18天优酷热度破10000,成了2023年优酷开年第一部热度破万的剧集,是行业最快登顶灯塔热度的剧集,更在豆瓣取得了7.8的高分。在武侠剧式微的当下,这一成绩相当出色。
从艺恩数据的用户画像来看,《少年歌行》的主要受众群体是18-24岁用户,18-29岁观众占付费用户的80%。这是一部靠年轻人撑起来的武侠剧。
在金庸逝去、武侠衰微的后武侠时代,《少年歌行》能揽得年轻观众的青睐,在于它重塑了“侠”的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趣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侠气。《少年歌行》踩准的就是“Z世代”用户对于武侠剧的审美渴望与深层诉求。
很久没有看到《少年歌行》般酣畅淋漓的作品了。它是武侠剧,也是情感剧。它有满腔热血,更有一腔赤诚。
此前,《少年歌行》原著就受到不少粉丝关注,故事里久违的少年意气让网友感慨“向往这样的江湖,而不是人心的江湖”。为了更好地以剧集节奏呈现故事,在改编时,导演尹涛就和周木楠达成共识——最大程度强化主线。剧版《少年歌行》播出后,惊喜的影视化改编和满满的少年意气,让剧集受到颇多好评。
《少年歌行》有一个非常庞大的世界观,门派、武器、武功境界、武功招式等,都有着详细的梳理和严谨的设定,从自在地境到逍遥天境,从雪落山庄到雪月城,剧集娓娓道来不同江湖人士的派别和性格特征,一下子将观众拉进《少年歌行》所建构的江湖世界——这是一个讲究本心和修为的江湖。
武侠剧、仙侠剧一直受到观众青睐,但趋于套路化的内容也被市场诟病,对于这一题材的创新,《少年歌行》以新武侠质感完成了一次对热血江湖的情怀演绎。人物有个性,情感有浓度,少年气与新武侠,就这样戳中了观众的心。
叙事方面,剧集没有将爱情线作为故事主线,同时避免了大开大合的强剧情生硬推进,选择以热血江湖为线索拉开故事大幕。萧瑟、雷无桀、无心三人不打不相识,每个人的首次出场都是名场面,他们聊身世,分享对江湖之事的见解,少年们身上的良善和惺惺相惜,也是现代人久违的宝贵品性。
一直以来,漫改剧都是一个“坎”,是行业公认的改编“难”。首先,动漫的人物形象、视觉表达已经先一步深入人心,如何在真人化后让呈现有说服力,是最大的挑战;其次,动漫和影视剧的创作规律不同,动漫注重情感和片段输出,而剧集强调起承转合的逻辑顺畅性;而且,动漫的受众偏向圈层化,影视剧则是面向大众,改编时要做好原著粉和大众口味的平衡。
忠于原著,即气质、人设、故事核不魔改,这是经过用户和市场验证过的;创新则是在符合影视创作规律的前提下,夯实人物行为逻辑,搭建清晰故事架构,替换上适合剧集表现的桥段,在制作、审美特效等方面做到新意表达等。
《少年歌行》便是该思路下的“产物”,既有对人物设定、风格气质、价值理念的“有效还原“,也有美学制作上的创新和匠心。
选角是漫改剧最具挑战的一环。对比经验丰富的主创班底,《少年歌行》的选角则让人耳目一新,扮演者李宏毅、敖瑞鹏、林博洋并非一线流量,但他们的演绎为剧集增色不少,这背后体现了平台的漫改选角逻辑:年轻有朝气、演员性格与动漫角色有重合,兼具专业及敬业品质,也和优酷的平台主张有所呼应:不要铺张要效率,不要偶像要演员,不要流量要价值。
其实相较同期播出剧集,《少年歌行》在IP体量、演员阵容方面并不占优势,在12月26日播出时,该剧在各热度榜上排在中游,仅仅播出第三天,《少年歌行》已经在年初的修罗场杀入主要榜单前三,灯塔市占率破10%,几天内就开始连续实现站内热度破万。
从热度轨迹可以看出,《少年歌行》的成功是一场硬仗,凭借口碑转化最终成为今年春节期间的赢家之一,也从侧面说明,在市场日趋成熟的当下,“适配”将成为打通观众认同、收获用户心智的一种关键能力。
总的来看,漫改是一件需要长期投入、长期布局的事情,欧美、日本等国家的漫改剧经过了百十年的发展,形成了成熟的、可规模化的漫改产业链条,相比之下国内漫改的确处于起步期。如今包括优酷在内的视频平台持续加码,可以以更宏观、更系统的角度去把控漫改的生产流程、保证质量输出的稳定性,助推了漫改的发展进度。
对于长视频平台来说,行业良性竞争从未停止,差异化的优质内容是保持优势的“砝码”,只有不断精进、敏锐洞察才会持续收获用户的认可和尊重。2023开年,优酷以一部《少年歌行》突围,也为发力真人漫改开了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