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新•越庐青年说】评电影《疯狂动物城》:莫让偏见和舆论掩盖真相

频道:欧美电影 日期: 来源

梁柏台,字越庐,浙江新昌人,第一部红色宪法起草人,人民政权第一位检察长,被誉为人民法制和人民司法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五四的风穿越凝固的时间,在新时代见证新昌检察青年干警秉承先辈遗志,传承越庐精神。我们有“愿其一吼而即起也”的信念,我们有“不忍一民不安乐”的情怀,我们有“竭力以担国事”的担当,这,便是新•越庐青年。

《疯狂动物城》是2016年上映的一部动画片,影片制作精良,画面唯美,对观众来说无疑是一场视觉享受,影片还荣获了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和安妮奖。故事讲述了在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签订了和平条约的动物城内,兔子朱迪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完成了儿时的梦想,成为一名动物警察,并且成功破获了一桩神秘案件,揭开了看似和平的动物城内暗藏的巨大阴谋,最终正义战胜邪恶,动物城回归美好。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笑点十足。而在欢笑的背后,被偏见和舆论掩盖的真相也在一步步情节进行中被剥裂出来。

无法摆脱的偏见。影片中体型各一的动物都能有量身定制的车门、专属的通道,甚至还有为走水路的动物提供的烘干器,动物城说是动物界“乌托邦”也不为过。但即使是在这样完美的城市中,也存在隐性偏见。因为魁梧的雄性动物对较小的雌性动物的偏见,兔子朱迪被排斥,只能分配到轻松的活;因为对性别和身形的偏见,较小的朱迪只能成为警局的边缘人物;因为对狐狸存在固有的狡猾和嗜肉的偏见,希望成为“好狐狸”的尼克受到了肉食动物和草食动物的双向排挤;因为狮市长对羊副市长的傲慢与偏见,羊副市长采用了投毒的方式污名化肉食动物来博得尊重。当然,偏见并不意味就带来绝对的负面影响,如果一个人能够根据新的证据修正之前错误的判断,那么偏见带来的就是寻找真相的源动力。检察人员亦是如此,案件办理过程中,一旦给人贴上诸如罪犯、被害人的标签,那么就只会看到确认这种身份的证据,而轻视甚至无视与之相反的证据,最终导致冤案的发生。偏见会蒙蔽办案人员的双眼,关乎司法公正,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让偏见成为推动案件侦查的推进器,而不是绊脚石。“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不只是起诉中冰冰冷冷的文字,更是让无辜者免于受冤,让有罪者罚当其罪的炽热理想。

无法控制的舆论。影片中兔子朱迪破获了动物失踪案后,在媒体的采访中发表了食肉动物本性残暴的言论,激起强烈的舆论反响,致使原本和平共处的肉食和草食动物矛盾加剧。让世界更美好的梦想彻底破灭,朱迪回到家乡,后又出发挖掘了被隐藏的真相—失踪的动物是毒发致狂,揪出了幕后黑手羊副市长,最终动物城恢复往日繁华。舆论的力量,超乎我们的想象,特别是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舆论传播的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完全不在掌控。我们认识到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舆论可以传播正能量,但负面的社会舆论甚至可以撼动社会的稳定。就检察工作而言,一个普通的案件,随着媒体的报道、炒作,就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办案人员将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大众对案件评价的影响,而合理有力的舆论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推进司法公正的发展,相反听信谣言引发的“舆论审判”则会给司法机关造成莫大的压力,最终导致事情的真相被掩盖。既然舆论无法控制,那就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准确、权威的检察声音占领舆论场,唱响检察主旋律,传播法治正能量。

正义不会缺席,真相也不该被掩盖,兔子朱迪可以抛开偏见,顶住舆论找出真相,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大道上的检察人,更当保持对法律的敬仰,对职业的敬畏,承担起社会的责任。

关键词:疯狂动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