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聆听老兵故事 铭记抗战历史

频道:军事小说 日期: 来源

在战火硝烟的年代,是他们挺身而出,如今,他们都已经成了风烛残年的耄耋老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抗战老兵。正是当年他们这种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才捍卫了国家安全与民族尊严,才得以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来听听老兵的故事吧!

每一位老兵都是一段不朽的传奇

他们身上流淌的那股热血和中国魂,依然让人肃然起敬

唐锡源,生于1932年7月,曾是沙铲游击队通信员,昔日浴血沙场、保家卫国的青涩少年,如今已是满头银发、略有些耳背的九旬老人。尽管如此,谈起自己的抗战经历,老人目光如炬,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1947年国民党已在全国发动全面内战。粤桂边纵队根据中央的指示,要在蒋统区发动武装斗争开辟第二战场,这场战役,我军在廉江以北,打退了企图南逃的桂敌。

抗战老兵唐爷爷说: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我们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我们8个分站(革命成功,快乐无穷)互相联络行动一般都在晚上。在行动时,男的就单独一个人,女的就两人结伴出发,相互间的联络暗号是熟烟-火柴,革命一必胜等。在敌人清乡扫荡时,我们就拉队上山,叫做“露营”。今天在这个山,明天到那个山,条件极差:每人一双草鞋,一条面巾。“露营”时,草席少,被褥少,只能轮流睡觉,有人上半夜,有人下半夜。当时,广西沙碑反动头子黄和明,勾结广东的青平、沙铲、石颈、长山等地的国民党地方武装,妄图消灭我地下交通站、游击队。

抗战老兵唐爷爷说:为保卫游击区人民的生命财产,沙铲游击队在蒙村的“先师庙”后岭与伪保二总队进行激烈战斗,接受任务后,在这非常危急的时刻,个人安危早已置之度外,完成任务要紧!我一边走,一边细心留意周围情况,一边紧张地思考;怎样才能脱身把情报送到武工队呢?机会终于来了,当伪兵把我们押解至烟塘村边坡园界时,一发迫击炮弹从蒙村方向打来,正在我们不远处爆炸,吓得伪军魂飞魄散,大家一齐卧倒,趁人群骚动不注意我便逃脱,及时把情报送到武工队,武工队立即召集全部兵力整装出发支援游击队。当我带领武工队回到蒙村的前面河边村时,被敌人发现,当即双方进行激烈交火,在组织冲锋过河时,被敌人用手榴弹炸伤了3个人,我被炸伤了两只脚。现在还遗留脚伤的旧患,走路时会疼痛。

采访结束时,抗战老兵唐爷爷送了我们一段话,给了我们一个年轻人的忠告:“如果要创业,靠自己的意志,靠自己的勇敢,靠自己的爱好去创造所有的财富。不要以为抱着侥幸心理就能取得发财,一定要勇敢开发自己头脑,勇敢前进。”

老兵是一面鲜红的旗帜、一座永恒的丰碑,他们把青春献给了国家。随着时间的流逝,老兵在慢慢凋零,一代抗战老兵的荣光,却不会凋零,因为历史会铭记住这些熟悉的面孔,他们的精神会一代代传承下去。

关键词: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