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诛仙:浅谈书中的战力体系,到底是修真末世还是仙侠经典?

频道:玄幻小说 日期: 来源

大家好,我是棠北雨,寄情写作,以聊表心意。带大家在书的世界遨游,欢迎大家一起沟通讨论。

在《诛仙》里,即使道法通神,其实力量也很有限,不能移山填海,也没法地裂天崩,每个人努力达到的,都是修仙者能达到的顶点,而不是《诛仙》所在的多元宇宙的顶点,大规模杀伤性法术,都需要法宝的辅助甚至山河灵气作依托。这样写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容易出BUG或让各路BOSS秀智商下限的爽文。

仙侠和修真小说本就不是一个概念。仙侠的核心是“侠”,相当于武侠的进阶版,关键在于主角内心的成长,武功和修为只是为主线而服务,主角行侠仗义才是精髓。而凡人修仙传这类修真小说,主要是写主角实力的提升,因此有明确的等级划分,而等级划分却让小说失去了想象空间。比如斗破苍穹,斗王不可能打赢斗宗,但是主角会开挂,别人却不能,这类小说千篇一律。诛仙这种古典仙侠才能成为经典。

天书五卷,每一卷都各不相同但有相通之处。一卷天书就可以造就一个势力的兴衰成败。青云以天书五也就是诛仙古剑为根基,创造太极玄清道。天音寺是天书四无字玉璧,创造大梵波若。魔道按照书中来说天书也是无上功法,各种功法都是从中领悟。八百年前黑心得到天书一,炼血堂成魔教第一。三百年前鬼王宗得到天书二快速崛起,之后碧瑶带回天书一,按照鬼王的说法后期稳步发展统一不成问题。而天书究竟从何而来?

猜想可能是上古大神天煞明王领悟天地,著书五部天书,教化众生,但是天地戾气却是天地之外渗透进来的东西,与众生又格格不入互相排斥,上古大神通过对天地的领悟,收集天下戾气,幽冥圣母则协助天煞明王封堵住了戾气泄露的缺口,上古大神收束戾气精华了世间,并用收集的戾气铸成诛仙剑,所以诛仙与其说是第五部天书,倒不如说是上古大神对天书四卷的一种运用手段。

南疆巫术应该是上古大神在摸索收束天地戾气方法的时候留下,功法很强但是难以控制,只有收集戾气的方法,但是控制方面还显不足,后来上古大神走遍天下,找到了完美解决天地间戾气的方法,。但是作为初稿的南疆遗物并不完善。至于巫族的天火,可能就是大神为了消灭戾气做出的一种尝试。玲珑在修炼领悟的过程中误以为天火就是控制戾气的那把锁,结果并不是。

青云山上的无名古卷感觉应该并不是上古大神写的,可能是上古大神走遍天下的时候将天书散落各地,最后将封印天地戾气而成的诛仙剑留在了青云山,后来有修士进入幻月洞府,他想驾驭诛仙剑,却发现自己能依靠自身修为动用诛仙剑,却不能驾驭,于是在钻研驾驭诛仙剑的方法的时候就下了自己的心得,不过他最后也没能驾驭诛仙剑,只是可以使用,因为他留下的无名古卷并不能帮助后人驾驭诛仙剑,当然也可能无名古卷也只是初稿,并不完善。

"太极玄清道"是青云门诸般奇术妙法的根本,乃是三千年前青云子于那无名古卷上领悟而出,经青云门历代前辈祖师精研,是夺天地造化、玄妙无匹的无上道法。

焚香玉册乃是焚香谷最具名气的心法。以驱动体内烈阳之力为核心,修炼内魂,方可信手发动炎阳法术。

与太极玄清道和放充杠焚香玉册不同的是,大梵般若对天地灵气不太在意,反而鸦轿注重对人体本身的锤炼。前者注重感悟天地自然,后者讲求感悟自身。正应了佛门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之意。

魔教,分分合合历史更悠久,他们机缘巧合之下了解到天书相关信息,不过他们应该也只是得到过第一部和第二部天书,这两部天书应该在很早的时候同时出现,衍生出了各种修行分之,只是后来两部天书被拆散了,第一部总纲更是长久处于遗落状态,也可能第二部比第一部更早被魔教获得。天书第一卷总纲,第二卷激发潜能,所以魔教修行法门多事残忍暴戾,就因为天书缺失了后两部。

最后,正道争斗的根本是门户之见,都以为自己修炼的功法是正确的,平时相安无事,一旦出现张小凡这种身兼佛道两家功法的人出现,就会起争执。当然,正道各派也会因为权力争斗产生矛盾,这是人的本性,圣人都难以免俗,只是正道的权力争斗都比较含蓄,基本控制在自己门派内,不会牵扯到别派。

而魔教的争斗则是欲望之争,说白了点就是争霸,想要统一魔教所有分支,覆灭正道,进而统治整个神州浩土。

关键词:诛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