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疾病领域来看,市值前十的企业,热销药品中肿瘤占比最高,4款药物挺进前十,分别是:强生的伊布替尼、阿斯利康的泰瑞沙、默沙东的K药和百时美施贵宝O药。而从目前公布的财报数据来看,艾伯维的修美乐以156.58亿美元的销售业绩守住了“药王”宝座,这比排在第二位的默沙东K药仅多出1.98亿美元。
不过,强生不是没有烦恼,由于BTK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BTK抑制剂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研发热点,已上市的BTK药物有5个,除了伊布替尼外,还有奥布替尼、泽布替尼、盐酸泰卢替尼、阿卡卢替尼。
糖尿病业务一直是礼来的优势所在,其中GLP-1受体激动剂Trulicity(度拉糖肽)是其王牌产品,上半年收入36.53亿美元,增速保持在20%以上。SGLT-2抑制剂Jardiance(恩格列净)自2014年上市以来,销售额也稳步持续增长,上半年达到8.8亿美元。
在擅长的糖尿病领域,诺和诺德正创新扩展至GLP-1领域,其GLP-1产品在整个糖尿病领域的份额,从一年前的24%增长到现在的29.3%。报告显示,诺和诺德在整个GLP-1市场中已经占到54.8%的份额。
由于新兴市场需求放缓,目前辉瑞在新冠疫苗业绩方面出现了连续下滑的趋势,第三季度,公司新冠疫苗 Comirnaty(复必泰)的全球收入为 44.02 亿美元,同比下降65%。辉瑞全球初级保健负责人兼美国总裁 Angela Lukin 一度公开表示,“在美国政府现行采购计划到期后,辉瑞将大幅提高新冠疫苗的价格,预计复必泰售价 110 美元至 130 美元,约为现行政府采购价格的 4 倍。”从以价换量到以价补量,也体现出辉瑞在新冠板块间的不断挣扎。
相反,新冠口服药物却成为了辉瑞第三季度业绩贡献的大头。其中新冠口服药Paxlovid以75.14亿美元销售额成为辉瑞本季“销冠”产品。从辉瑞目前的营收结构来看,Paxlovid 和复必泰在第三季度 收入中分别占到 33.2% 和 19.4%,新冠产品在其营收中占比已经超过一半。
修美乐是艾伯维的重磅产品,自2012年击败辉瑞的立普妥,修美乐连续近10年蝉联全球最畅销药物。修美乐在三季度营收55.59亿美元,同比增长2.5%,销售额占公司总收入的近四成。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三季度,艾伯维的修美乐(阿达木单抗)销售额156.58亿美元,继续稳坐“药王”宝座(新冠药物及新冠疫苗除外)。
如果说修美乐是自身免疫领域的药王,默沙东的K药则是肿瘤领域的药王,作为近几年来全球最畅销的PD-1单抗,K药批适应症超30项,不仅是获批适应症覆盖瘤种最多的PD-1单抗,也是肺癌适应症布局最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目前,K药正在开展用于手术期治疗的临床研究超过120项。未来几年,势必推动K药的增长。
除了K药,作为全球首款获批的口服抗新冠病毒药物,默沙东的molnupiravir(莫努匹拉韦)也为公司赢得了不少业绩,截至2022年12月,默沙东已在全球供应超过900万疗程的莫诺拉韦,治疗了约270万新冠病毒感染患者。
泰瑞沙是阿斯利康当之无愧的“印钞机”。泰瑞沙是一款EGFR三代靶向药,用于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治疗,是阿斯利康在国内的第一大产品。
乳腺癌现今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Ribociclib(瑞博西尼)是目前唯一一种在所有三项关键性III期晚期乳腺癌试验中均证实了总生存期获益,并被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公认为是一线HR+/HER2-晚期乳腺癌中唯一具有总生存期获益的CDK4/6抑制剂。Ribociclib已在全球超过95个国家获得批准,包括美国FDA和欧盟。据悉,Ribociclib有望近期在国内获批。
同样在乳腺癌领域,2022年2月,诺华飞尼妥(依维莫司片)在国内获批新增适应症,联合依西美坦用于治疗来曲唑或阿那曲唑治疗失败后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这一疗法在国外已经获批10年,诺华成功推动其在中国上市,为中国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