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风吹半夏》:以工匠精神打造时代力作

频道:剧情电视剧 日期: 来源

2022年压轴大戏《风吹半夏》没有让观众失望。这部极具年代感的时代群像闯剧,讲述的是改革开放大潮中,女主角许半夏在钢铁行业披荆斩棘、不断创新的商业故事。一部年度好剧的背后必然有优秀的团队,制作方二十四格用独具匠心的创作向观众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风吹半夏》改编自作者阿耐2006年出版的小说《不得往生》。二十四格文化传媒的创作团队接手项目后,从对原著的改编到完成拍摄,将剧搬上荧屏,期间面临过很多的挑战,但主创们迎难而上,用实绩证明了二十四格的实力。

制片人高金玺言谈之中能令人感受到真诚和正能量:“促使我们去创作这部作品的重要原因是原著故事里的‘真实感’,这种真实充满了激情、力量以及欲望。但是如何更好地呈现这个故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问题。”后来是傅东育导演的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了他,傅东育说:“当我们内心足够阳光的时候,我们就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过去,哪怕是不堪或仇恨,充满欲望地迎难而上,不正是我们要表达的吗?”于是,高金玺团队一致确定,改编的核心主题是和解,它是朋友、对手、亲人之间的和解,也是与环境、时代之间的和解。这种和解只有心里有阳光的人才能做到,这种和解透着一种强大的生命力。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二十四格将一群有共同艺术追求、共同梦想、共同人生价值观的人聚在一起,叫好又叫座作品的诞生便有了基础。正是有了这样一群不断自我激励的创作者,才有了如今观众对《风吹半夏》的认可。”谈到主创团队的选择和配合,高金玺直言团队的每一位都是创作者,二十四格充分尊重创作者,也充分尊重创作规律,让真正好的内容能被发现、被赏识、被激励。

“我们整个团队是有力量的。” 导演毛溦说,这种力量就来自于每个人都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我们团队都是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公司内部有优中选优的格局,而且这种氛围一旦形成之后,每个人都在认真地思考,要如何做才能比别人更好,才能跟得上这个团队。”

谈到整体的制作过程,高金玺颇有感触,制作上最大的挑战其实是如何准确地还原上世纪九十年代,因为大部分人对那个年代还有很强的记忆,如果环境不真实,就会降低观众的真实体验感。所以我们从场景到道具,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大到码头、钢厂,小到一部手机,甚至是手机铃声,都是经过仔细考量,都是真正来源于那个年代的。

从宁波转到哈尔滨,困难重重。虽然在宁波可以模拟出类似的场景,但是考虑到没有办法模拟出冰天雪地的气候和氛围,剧组最终还是决定转到东北拍摄。“600多人的剧组千里大转场只用了两天时间,第三天就进入到正常的拍摄。现在想想我们整个团队战斗力还是很强悍的,真是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这一切与二十四格文化传媒“尊重内容创作”的理念密不可分,高金玺坦言,我们这些人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创作以导演为中心,运营以制片人为中心。如果导演和制片人发生冲突,以作品为中心。在沟通上,我们遵循实事求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集中的原则。有了这样的共识,就可以清晰且真实地表达我们对于作品的意见。

作为一部反映上世纪九十年代热血拼搏的时代闯剧,《风吹半夏》把时代追求融入到了作品的方方面面。除了对于时代风貌的细节打磨和把控,积极、阳光、热血、奋斗的主旋律也是团队想要传递给观众的。

对于《风吹半夏》取得的成绩,高金玺说道:就像观众说的,“看了《风吹半夏》我再也不要躺平了,趁着年轻,我要去奋斗,去拼搏。”这是很值得骄傲的一部分,因为在这部剧中,体现了二十四格文化传媒整个团队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风吹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