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孙思邈为何被称为“药王”?

频道:武侠小说 日期: 来源

除了对这一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以外,孙思邈本人就是他养生术的活广告——孙思邈活到了141岁的高龄,如果这一纪录属实的话,不仅放在古代,就算在现代也属于非常长寿的例子了。

他为人淡泊名利、专一于医术的研究,就算贵族阶层乃至皇帝三番五次地请他前去当医官,孙思邈也不为所动,因为他认为,功名利禄会让人失去初心,高居庙堂之人更是无法自由地出行采药。

孙思邈天生就有着过人的记忆力,相比同龄人,他吸收新的知识的速度显然要快上许多,当别人家的孩子还在认字的时候,孙思邈竟然就能熟练地背诵上千字的文章,家人和私塾的先生都对他非常看好。

家人为了给他治病,把家中的财产给花光也在所不惜,这让懂事的孙思邈非常感动。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孙思邈想到,要是自己能够成为医生的话,为人看病一定会少收些费用,这样就不会有穷人因为抓不起药而病死了。

以他聪慧的天资,只要找对了老师,学习就不在话下。所以在研习了几本医学书籍、再向不少医生请教之后,孙思邈刚刚成人的时候,就已经敢独立给街坊四邻们看病开药方了。

他在学习医术的同时,还自学了许多道家典籍,年轻有为而风度翩翩的他,很快就在当地出了名,人人皆称他为圣童。

对民间偏方,他也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走访乡间的赤脚医生或是年老长寿之人,他吸取了很多偏方当中蕴含的用药智慧,因此医术又有了一次不小的提升。后来唐太宗李世民由于有肺部慢性病症,所以一直都想让孙思邈来给自己看诊一番,孙思邈听闻之后,便欣然前往。

孙思邈在自己的书籍中曾经提到过,他认为自己的理论更多地属于“养性”,而非单独追求“养生”,如果一心只想着延长自己的生命,而不去调整自己的处事方式,那么效果一定不会很好。

孙思邈的理论,即便是放到现在来看也丝毫不落伍,除了建议人们调整心态以外,他还提倡人们多做运动,在饮食方面也要更加讲究,如果是有慢性病或者体弱的人,就要在饮食当中加上药物来缓缓地调理,用这种较为温和的方式养生,比之前主流的炼丹术之类的养生术要有效不少。

所谓的“养性”,是要从人的内心由内而外的改变自己,而不是为了长寿去刻意地模仿。自古圣人大多长寿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在饱读诗书之后,已经对人生观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拥有高上的情操之后,人就能放下执念,学会与人为善,而心平气和的人,就很难得上那些恶疾,这就是养性能够带来的最大好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已经远远超出了医学领域,而是在医术当中,悟出了哲学知识。

经过孙思邈的开导,李世民的身体也逐渐地好了起来,从此全国上下无一人不知道孙思邈的大名,而孙思邈在治好了李世民之后,依旧想要回归山野,继续自己未完的研究。

孙思邈有一句著名的话就是“灯用小炷”,他认为人的生命就如同一盏油灯,灯熄灭就是人的死期,所以如果人们修改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如同油灯用上了细灯芯一样,灯油燃尽的速度就会慢上许多。

关键词: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