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这个题目,一看就是阴着说话不腰疼之言。是的,目前我还阴着。
昨天,趁着下楼倒垃圾的空,去小区附近走了一圈。大道上,车辆依然稀少,封控期间关闭的门店,一大半依然没有开门。倒是小区周边有两个社区门诊,里面的人一个满着,另一个也满着。到了饭点的档口,好几家火锅店里,偶尔有一两桌客人;那些没有客人的门店老板坐在门口给客人准备的凳子上,望着空旷的街道,脸色很阴沉如水。没错,想象中的“人间烟火”,并没有出现。
鉴于目前我的活动范围略高于小区的狗,而低于四处乱窜的猫,对外界的了解,也基本来自互联网。朋友圈里不是在“晒阳”,就是在“晒阳”的路上。不少走在“阳光大道”上的V们,也纷纷翻着“阳历”,分享着或图文并茂、或绘声绘色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从具体的抗阳策略,到奥密克戎的攻势分析,各种攻略应有尽有。
据说,这次阳了以后的症状之一是嗓子疼,咽口水的时候像吞咽玻璃碴子。这是当下网络环境一个很形象的隐喻,我们现在何尝不是在每天吞咽着信息的“玻璃碴子”,脑袋像个万花筒,时刻翻转着这些“玻璃碴子”组成的图案,拼接成世界的样子。
“推送算法”让爱看什么信息就推送什么信息,于是,想象的拼图就会越来越具体,那么多丰富的例子,那么多痛苦的经历,越看越害怕,越害怕越看。仿佛外边就是人间炼狱,末日来临。
现在又有疯传说日本出了“地狱犬”变异,有些文章说的很可怕(已经有澄清的专家意见)。但是那些耸人听闻,个人觉得不可信,从逻辑上讲,一个病毒如果想大面积传播,毒性必须递减,RO值也不会这么高,现在流行的变异毒株比流感病毒高10倍以上(流感是2-3,也就是在无防护的情况下,一个感染者可以感染2-3个人,而这次的普遍在17以上),想想就知道,埃博拉为什么这可怕而没有大规模流行,就是因为致死率太高,传播需要宿主在长时间内存续,一旦宿主没了,传播的链条就断了。所以,从这个因果律上讲,只要是RO值越高,也就毒性越低。
因此,这个时候千万别进退失据,动作变形,阴着的,也没必要瑟瑟发抖。惊惧万分,随时举着酒精喷雾,消杀周边的空气;提前吃药过量,努力把自己送进ICU。
遗憾的是,目前医疗资源紧张,按目前我们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的规模来看,当前一共有 550 万个床位,床位的使用率基本一直维持在 90% 以上,那么最多只有 50 万张床是空余的,假设这次的疫情冲击持续100 天的时长,对应了每张床能消化掉 10 个住院需求,所以总共就是可以接待 500 万个需要住院的人。考虑到我们的人口基数,只是这老龄和有基础病的人的需求,甭估算了,有没有能力把自己送进病房,自己掂量掂量吧。于是又会有一种声音出来,呼天抢地抱怨社会的不公,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你说这情何以堪。
所以说,不作,按专业人士的嘱托(在专家和自媒体之间,我还是相信专家;在小道消息和官方之间,我还是选择官方)。认真做好自己该做的防控步骤,尽管药难买,还是要囤一些的,以备不时之需,其他也只有交给命运了。
如果注定要阳,放松心态,没事少刷手机,做该做的事。今天,看到一个朋友在群里说的话,很有感触:他跟他们孩子说,如果症状允许上学,那么继续上,如果无法坚持,回家休息。是的,生活要继续,现在最可宝贵的是这种淡定从容的心态,不给已经不堪重负医疗系统添乱,做好眼前最正确的事,努力让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早日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