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拘于泥传统,将中国古老的传统技艺与现代化元素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中,为影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制作破云扇,为2012金庸女神定制皇冠,受邀担任湖南春晚的服装与装饰设计师……除此之外,她还将中国传统技艺带上国际舞台,为梵克雅宝设计团扇、为香奈儿的开幕式设计过白色裙衫。她就是80后刺绣设计师石佳冉,本期华教会客邀请她讲述创作团扇的故事。
华教会客:您设计的团扇,有什么独特风格?
石佳冉:我叫佳冉,原本是一名服装设计师,后来因为特别喜欢刺绣,就将刺绣的技法绣在团扇上,大概已经刺绣团扇快十年了。最开始我是做版的,后来因为兴趣投身于刺绣行业。通常我们绣好的样品会给客户去看,客户通过绷子上样品提出修改意见,但绷子用完就结束了很可惜。我觉得它可以成为一个产品或是摆件,当时看到团扇,觉得我的刺绣或许在这上面是一个归宿,我可以用中国特有的团扇去呈现作品,最后这种符号可能更根深蒂固。没想到很多人产生了共鸣,大家纷纷效仿学习刺绣团扇。最开始的团扇其实并不是这种风格,没有这么好的框子,就是一个很普通的绢扇。我根据自己的研究摸索,漫漫过渡,找到自己的风格就是现在这种中式纹样的团扇。其实我没有把它作为一个什么样的门类,主要是希望各个手法、工艺能在团扇上做一个展示,记录时代、刺绣技法的变迁。
我是一个比较矛盾的人,如果内心对一件事物疯狂喜爱,就可以一直喜欢的坚持,但是性子里还有循规蹈矩的因素在,这些在团扇上有所体现。比如配色,我不太善于特别明艳的颜色,倾向于比较温和点的,纹样的话也会故意让自己去做些跳脱的设计,我那天看了本书意思是说,艺术源于巫术,你自己给别人施了一种魔法,大家被你的魔法感染到后,会因为你因为你的魔法然后喜欢你的作品。
华教会客:您曾为梵克雅宝设计团扇、为香奈儿的开幕式设计过白色裙衫、华为手机高级定制“极光闪蝶包”和“珠光贝母包”……您将中国古典美带上世界舞台,跟我们分享一下创作的初衷,以及未来准备在哪些领域做大胆尝试与创新?
石佳冉:我最初其实是想把中国的纹样,以最古老的形式,比如刺绣,或者比如说西方会有的珠绣去呈现,但是它的配色、纹样,其实还是以中国为根基,但是加了一些西方的刺绣技法去表现。比如我们其实不仅做了团扇、包包、床品、婚纱、鞋子等这些跨界的东西,但凡能触及到的装饰设计,我们都愿意去做。
高奢的大牌我们其实主要还是在国内的品牌合作多一些,比如化妆品品牌啊。然后还有一些家居类的,就是他们找到我们都是因为看到了我们的这种刺绣跟传统刺绣不一样。嗯,就是它有传统刺绣的那些影子,然后也有它的技法,但是又多了一些嗯珠珠片片啊,或者是感觉看起来更漂亮的。嗯,所以他们就觉得好像这种表现方式他们的客户也会很喜欢,然后我们之间的合作就会比较多。嗯,那你登。
华教会客:如何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让非遗文化在新生代群体中火起来?
石佳冉:其实非遗的部分,我们可以找到很老的一些手作人去学习,但是能被年轻人所了解和吸引,还需要设计师再去根据非遗的技法,慢慢的重新做一个设计,这就需要我们这一代人了解非遗技法,用自己的一些设计方法重新组合,非遗产品才可以慢慢变得更被年轻人接受。
华教会客:如何加大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度,让传统文化走出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搭建中外交流的桥梁呢?
石佳冉:首先找到一个载体,像团扇就是个很好的载体,它本身是一个很东方的内容,虽然我们的刺绣技法或者装饰还处于中西方结合的表现形式,但是他们可以通过自己了解的刺绣技法,发现与中国的有何不同。所以不用把中西的界限划分的特别细致,反而要融合,这种融合其实能被更多人去接受。人们常说,艺术无国界,这其实是年轻人更喜欢看得到的。
现在的团扇像艺术品或者摆件,但是在以前或者在古代,它其实就是女性手里拿的手绢儿这种必备物品,慢慢地,影视剧里会用到这些道具推动汉族文化、非遗技法的发展。我们大概五年前的时候给一些非遗的手作人开始上课,通过他的刺绣技法,加上我自己了解到刺绣技法做一个产品的结合,能让他的产品走向更多的不同的载体,而不仅仅是一个摆件。
比如潮州的刺绣,我们就让他跟服装去结合,它的纹样特别新潮,不是以前传统龙凤褂;还有云南的滇绣非遗传承人、满绣传承人等等,每一年可以接触到不同人群,其实这就是文化的一个交流。未来走进校园,我们也会把课程慢慢提炼投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