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赢在感动,输给了现实”,沈腾马丽成了《我和我的家乡》遮羞布

频道:喜剧电影 日期: 来源

原标题:“赢在感动,输给了现实”,沈腾马丽成了《我和我的家乡》遮羞布

贫穷的大学生,倔强的不穿秋裤,骑着哈啰,感受秋的惬意

只为第一时间见到《我和我的家乡》,感受着“家乡”的喜悦

万幸的是,温暖的凛冽寒风含情脉脉的教给了我一个宝贵而刺骨的教训

“春季不穿秋裤,是对哈啰最大的侮辱”

《我和我的家乡》的出场BGM,就足以震惊全场

但可能也是“说啥啥也会,干啥啥不行”,毕竟平衡巨头最好的方式就是来者不拒

深不见底的台词功力让你轻轻松松就被吸入剧情,观众的喜怒哀乐被葛大爷拿捏得稳稳当当

因为一张医保卡,葛优饰演的“大外甥”同医院斗智斗勇,上演了一场啼笑皆非的闹剧

万幸的最后,医保卡神来之笔的出现,所有观众的终于长舒一口气

看似完整的画上句号,不过反过头来细细琢磨

似乎整段主旨并未升华,且所有的看点都担负在葛大爷的表演上

对艺术而言,至高的境界应在于整体的和谐且流畅

电影需要的是从头到尾的酣畅淋漓,绝非是片段化的高昂

在情节设置上,存在着些许问题,部分细节还有待商榷

整个现场观众情绪的高潮集中在王宝强、刘昊然的出场

一种唐人街探案的既视感,弥补着所有年前苦苦期待唐探3上映影迷的苦楚内心

特别是到了黄渤饰演的“贵州手工耿”,整场戏彻底成为了片面的“为了艺术而艺术”

很多情节在这里是不需要存在的,但是为了情节而设置情节

佟丽娅的强行渲染“科技改善着爱情的相处,改变着贵州的经济发展”

唐突,非常的唐突,整个电影陷入了假大空的政治表达之中

影片的立意非常好,在乡村振兴的今天,乡村的新型发展模式

走旅游乡村发展的道路,科技改变着贵州,改变着新时代的农村风貌

将青春挥洒在祖国最偏远最贫瘠的土地上

点亮了山里孩子们的梦想

说实话,这是150分钟里最让我感动,甚至数次流泪的片段

荧幕上的范伟老师,一下子把观众带到了几十年前,那个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村庄

城里来的年轻大学生,用颜料为孩子们枯燥且黑白的生活带来了色彩

孩子们心中畅想许久的未来学校,才开始有了色彩

才开始对于青春的理想有了第一次清晰,准确的定位

就是多年前在乡村为孩子们上的最后一课

那是梦想起飞的地方……

推荐,你一定要去电影院看这一段

孩子们怀揣着梦,走出了熟悉的大山

多年以后,带着资金,带着知识,带着新的梦想

孩子们又重新回到了大山,开始建设家乡

邓超所饰演的乔树林,被误会成骗子,被一路嘲讽

原来乔树林一直在默默的帮助当地的农民致富

是那个为建设家乡默默付出却从来不求回报的“好”人

这一段,见到了很多有趣的客串

总体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也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起

被大众所熟悉,不过是那种票房毒药的“深深记住”

两个人的合作有一种典型化的效果

就是很用力的在搞笑,但每次总是让观者着眼于“过度的用力”

而不是呈现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剧效果

在《我的我的家乡》中也是这样,你能感觉到邓超的努力

和俞白眉的倾尽所有的刻苦打造

但这一天一定不远了

所有的感动,所有的笑点,所有的赞美

这两位导演的强强联合从来没有让喜欢开心麻花的粉丝失望过

相对比其他四段,这段在框架上是最完整的

有始有终,从开端,高潮,再到结尾

让你开怀大笑,但笑的却很高级

作为现场的持续关注,在《神笔马亮》这一段观众的笑声最集中

我想,这就是开心麻花所带来的奇幻魔力

如果说,整场《我和我的家乡》最喜欢的点在哪里

一定是在《神笔马亮》这一段

演员绝对的实力派,但情节的展现中观众诟病不少

关键词:我和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