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31日消息 31日,据教育部官方网站消息,四川省将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着力打好强化统筹联动、积极稳企拓岗、优化就业服务、聚力精准帮扶、深化责任落实的就业工作“组合拳”,持续提升就业工作质量和效率,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扩增量,拓展岗位稳就业。四川省政府出台《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十五条政策措施》,明确提出“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要求,并细化扩大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国有企业招工、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科研助理岗位聘用的规模等具体举措,积极拓展政策性岗位空间。面向高校毕业生举办国有企业系列招聘活动,320余家国有企业提供4000余个优质岗位。积极与广东、江苏等省联合举办校企合作线上洽谈会,大力拓展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就业市场,努力为毕业生提供更多优质就业岗位。
搭平台,优化服务助就业。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打造一体化就业服务平台,向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信息,完善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系统,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建立健全“学校领导联系二级院系、院系领导联系班级、辅导员联系毕业生”的服务指导制度,打造就业指导“名师金课”“青春就业大讲堂”等,推动就业指导“进支部、进宿舍、进家庭、进课堂、进企业、进云端”,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持续开展政策宣传、就业指导、创业服务、职业培训、困难帮扶进校园活动,组织就业创业“双百”导师团深入高校提供就业指导,积极服务学生的不同职业发展需求,2022年以来共举办讲座70余场,相关就业指导项目累计服务毕业生3万余人次。
盯重点,精准帮扶保就业。完善重点群体“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服务机制,把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全面摸清底数,建立基本信息和就业帮扶两本台账,为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至少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职业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按照人均600元标准,为3万余名困难群体毕业生发放帮扶补贴。依托“宏志助航计划”,对5200余名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开展线下集中培训,着力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严考核,压实责任促就业。压紧压实高校就业工作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将毕业生就业情况纳入高校学科专业建设评估、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等,并将就业工作情况与招生计划、绩效考核等相挂钩,着力确保人员、经费、场地和机构“四到位”,对就业工作不力高校进行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