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每年有100吨蝎子被吃,多地已无蝎可捉,暴利背后究竟有何隐忧?

频道:中国香港电影 日期: 来源

宽大的两螯,镶嵌着毒针的尾巴, 让不少人都对蝎子敬而远之,可是你知道吗,我国很多地区的蝎子已经快要被赶尽杀绝、全部吃光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在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吃蝎子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不仅如此,当地人还会将很多小昆虫做成小食;在近些年网络直播的流行下,全国各地都开始热衷吃一些原本看起来很奇怪的东西,其中,炸蝎子更是备受青睐。

正所谓,需求带动市场,有很多人吃,自然就有人去养殖;再加上蝎子市场价很高,价格一斤在800——1500元上下浮动,强大的利益促使着很多人想去养殖。但是养蝎子并非易事,不仅成本较高、稍有不慎还很有可能受伤,因此有一部分人就打起了歪主意,盯上了山林中的野生蝎子。

据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调查,我国共有约15种蝎子,多为藏蝎、东亚钳蝎,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燥热的地区。每到天气比较热的时候(往往是三伏天),随着蝎子开始活跃,捕蝎人也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蝎子和猫头鹰一样,是昼伏夜出的生物,因此要想捉到它们,捕蝎人都会在月黑风高的时候行动;别看听起来好像很厉害,实际上这些人用的工具就是镊子加上塑料桶,当然,为了“引蛇出洞”,还要带上紫光灯,这是因为蝎子比较害怕紫色光的照射,这当然也是它们白天蛰伏在洞里的原因。

“老手”们手法娴熟,灯一照,蝎子就动弹不得了,再加上紫色光里小蝎子的外壳会显示出荧光绿色,能被十分轻易地捉走,一晚上下来,运气好的人都能抓到一百多只。

在宁夏贺兰山,甚至于方圆几十公里都能有上百号人联合起来捉蝎子。甘肃皋兰山则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蝎子大范围活跃的8月,每到晚上三三两两的人就约定好上山捉蝎。

以东亚钳蝎为例,它们的寿命只有5年左右,而且是一年一胎,繁殖时要求的环境又比较严格,由于捕蝎人的打扰,一部分被捉走,另一部分都在逃命、基本上没有繁殖的机会,蝎子的数量开始大量减少,如甘肃、宁夏等地的蝎子甚至都已经面临消亡,造成捕蝎人“无蝎可捉”的局面,着实让人咂舌。

蝎子的骤减当然也不只是人们疯狂捕捉带来的恶果。蝎子除了有“五毒之首”这样响当当的名号,还有着很高的医用价值。我国中医学中就多以整只蝎子入药,学名“全蝎”,能有息风镇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利气滋补的功效,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作药用的蝎子多达500万只,常常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近年来,人们大肆开发野生山林,蝎子的栖息地逐渐被破坏,数量其实一直都在下降,再加上人们贪得无厌的捕捉,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让蝎子的情况愈发恶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早就明确规定:禁止捕捉野生动物进行人为饲养或交易。2020年,山西省更是于九月一日明确将野生蝎子列入保护法案,称一年内捕捉超过1000只野生蝎子食用或交易的,将要担负刑事责任,1000只以下的,要受到拘留并且罚款的行政处罚。山东省更是“硬核”,捕捉超过20只就要判刑。

大自然中任何物种都是组成食物链的重要一环;野生蝎子一年的活跃时间大概在六个月左右(惊蛰后到立冬前),然而它们却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捕杀不少的害虫。据了解,仅仅一只蝎子就能在它一年的活跃期内杀灭约一万只蝗虫及其他害虫的卵或幼仔,有效地遏制了蝗虫等害虫的横行。

关键词: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