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随着武汉eStarPro举起那个代表着冠军荣誉的奖杯,2022王者荣耀挑战者杯正式落下了帷幕。来自KPL、K甲以及全国大赛三个赛道的14支队伍在挑战者杯的舞台进行了近二十天的比赛,武汉eStarPro与北京WB战至巅峰对决并拿下冠军,也为本次挑战者杯交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同时,今年的挑战者杯比赛在已经成功举办过一届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变化:参赛队伍增多、参赛赛道拓宽以及进一步完善了赛程、赛制,开赛时间也提前到了今年的世界冠军杯之前。整体上来说,今年的挑战者杯,又是一次新的尝试。
在今年王者荣耀赛事官方发布“两大赛事全新起航”的公告之前,王者荣耀一直贯彻着一套成熟的赛事体系:职业联赛分为3月-6月的春季赛、9月-12月的秋季赛,而杯赛则是每年7月的冠军杯和于年底开赛的冬冠杯,挑战者杯的赛程安排则是在冬冠之后。
这让笔者想到了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王者荣耀国际化。虽然王者荣耀在国内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国民级游戏和电竞赛事,但“国际化”一直是王者荣耀的一块“心病”:无论是世冠还是AoV,在海外还远没有取得类似国内这般强势的成绩。
所以今年的世界冠军杯在总结历届冠军杯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不仅为海外赛区预留了8个名额,还将奖金池提高到了一千万美元。同时,年底又是各大赛事“做个了结”的时候,赛事关注度和观众的观赛热情都会被提到最高,将世冠安排在这个比赛周期之内,正好能稳稳吃下这波“红利”。
但这样一来,在夏季赛与世冠之间就会出现一段较长的赛事空白期,这时举办挑战者杯就正好能弥补这段赛事空档,维系整年的赛事运作和观众的观赛热度。而为什么是挑战者杯不是其他赛事的原因,就在于挑战者杯承载着全民赛事的理念,不同赛道的队伍竞争冠军的赛事机制正是王者荣耀贯彻“全民电竞”的重要一环。
今年的挑战者杯由8支队伍扩大到了14支,除直接进入淘汰赛阶段的重庆狼队和武汉eStarPro之外,其余的十二个参赛名额平均分配给了KPL、K甲和全国大赛三个赛道。要知道K甲和全国大赛这两个赛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都远不及KPL赛道,但基于“全民电竞”的理念,三个赛道同台竞技的场面也就不难理解。
次级联赛和大众赛事能够通过挑战者杯打出名气和身价,KPL在挑战者杯中或许会遇到实力强劲的“黑马”,也让职业联赛的队伍保持的竞争心和竞技水平。此外,由于今年挑战者杯在调整赛制的同时也一并调整了奖金池,不再以掠夺赏金而是固定金额的方式分发350万人民币,对于次级联赛和大众赛事的队伍相对友好。
综上来看,挑战者杯表面来看是一场三个赛道之间的较量,但实则是为平衡整个王者荣耀电竞赛事的生态。从上述分析来看,挑战者杯的许多改制都略有“偏心”于次级联赛和大众赛事。过去,在KPL占领头部资源的情况下,次级联赛以及大众赛事的生存能力相对较差,不少队伍打着打着就失去了身影。
但二者又是整个王者荣耀赛事生态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次级联赛和大众赛事承担着为头部赛事输送“新鲜血液”的责任。所以保证这两个赛道队伍的生存和发展是赛事官方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点,挑战者杯“关照”次级联赛和大众赛事也就合乎情理了,
今年的挑战者杯决赛直播在虎牙收获了170万热度,武汉eStarPro与北京WB上演了七场精彩对决,比赛之外#WB对战eStar#的话题也登上了微博热搜榜。比赛间歇,官方还公布了王者荣耀2022世界冠军杯的最新消息,由此看来,挑战者杯这只“环”不仅扣住了各战队之间的竞争,也扣住了联赛与世冠的赛事体系。
与夏决采用了高水准XR技术不同,挑战者杯的开幕式采用了实景布置,将整个舞台化作英雄“桑启”的家乡——萤火之乡,并由专业人士进行舞蹈表演和独白。在桑启的背景故事中,他代表着“勇气”和“希望”,而这两个要素也与“挑战者”这个头衔相契合。同时由于桑启在游戏中的灵动造型深受广大女性玩家的喜爱,选用桑启作为开幕主角,在传递“挑战”这个理念的同时也更能吸引到女性玩家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