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牛卫的“著名”完全仰仗虚拟人物李元芳的形象代言,其实它没有那么牛,工作内容也很乏味。不过作为皇帝的近侍,千牛卫升迁的机会大,但招生名额却很少,所以人们趋之若鹜。
唐朝的军队分南北二军,北军驻扎在城北,亦称北衙,南军驻扎在城南,亦称南衙;北军六军是由皇帝直属指挥的御林军,而南军16卫则由外朝统领。
唐朝实行的是府兵制,即士兵“战时为兵闲时为农”的兵农合一军制。唐朝在全国设立了634个折冲府,士兵们的日常训练和生活由折冲府管理,并定期前往指定地点服役。
从性质上讲,御林军是皇家保镖,外朝结构插不上手,而16卫则是国家军队,领导权归外朝宰相班子或亲王。但是他们在工作内容上却存在交叉,比如千牛卫,其职责就与御林军存在交叉。
宿卫:即皇宫的值宿警卫,他们跟御林军的职责略有差别,御林军负责外围警卫,人数较多,千牛卫则负责内围的贴身护卫,人数较少。
侍从:即皇帝的贴身服务员,职能与宦官、宫女有部分交叉,只不过千牛卫的侍从工作不固定,兼有护卫功能。
仪仗:皇帝上朝、出行时由专门的仪仗队,12卫是仪仗的主力,千牛卫承担部分仪仗职能,差别在于千牛卫始终跟在皇帝左右侧。
由此可见,千牛卫工作内容虽然与其它部门有交叉,但也有明显差异,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与皇帝“如影随形”。
左右千牛卫各设大将军各一人,正三品;将军二人,从三品;中郎将各二人,正四品下。另各设长史各一人,从六品上;录事参军事一人,正八品上;兵曹参军事一人,正八品下;胄曹参军事一人,正八品下。
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有资格担任千牛卫的一般是贵族子弟,因此其兵源不大可能出自折冲府,而是来自“五府”或者千牛卫下属的“中郎将府”。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见,千牛卫其实没什么神秘的,工作也很无聊,基本上是贵族子弟出仕前的实习期。只是因为他们整天围着皇帝转,显得更尊贵。
电视剧至少犯了两个错误,首先中千牛卫并非掌握绝技的武林高手,甚至他们的军事素养都不如府兵,不信你问问李渊和李密就知道了。其次千牛卫不可能去保护狄仁杰,人家是皇帝御用。不过请注意,“李元芳”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是有可能,这里的“检校”就是个“加官”,不是实职。
人们很难把“千牛”这个词跟官职联系起来,事实上这个职位存在的时期也不长,这两个因素导致人们对它很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