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有勇气梦回高三吗?想好答案再追《小欢喜》

频道:都市电视剧 日期: 来源

原标题:有勇气梦回高三吗?想好答案再追《小欢喜》

梦里是怎么也解不开的立体几何,记不住的全球洋流图,猩红的分数和父母永无休止的督促,雪花般的试卷好像写不完...

没错,阿杠说的这个噩梦,就是关于高三。不是阿杠故意要让大家想起这段“噩梦”般的回忆,实在是最近开播的《小欢喜》,实在拍得太真实了。

《小欢喜》,别看它剧名这么欢脱,内容讲的可是能“让学生脱一层皮”的高考。这部剧的故事围绕方家、季家、乔家三个“高考家庭”展开,主要讲述在孩子高三备战这一年里,三个家庭各自的生活状态和问题。

阿杠不是受虐狂,非要重温高三这段回忆,要不是这部剧的演员阵容实在是过分令人惊喜,我才不会点开去看咧!黄磊、海清、陶虹、沙溢、王砚辉、咏梅…每一个名字报出来都是实打实的演技派啊!

但是也不知道是演员们演技太好还是剧情太真实,阿杠追着追着就不禁发出这样的拷问:剧里的这些父母,真的是不是我亲爸亲妈么???

比如海清在车里教育儿子方一凡这一段,阿杠就听到汗毛竖立,宛若回到学生时代被母亲大人责骂的现场。

方一凡成绩不太好,在学校还总是闯祸,海清演的妈妈童文洁脾气火爆,恨铁不成钢,这一回儿子在学校打架,她又要去收拾烂摊子。

方一凡刚说了一句:“妈”。

董文洁直接回怼:你不要叫我妈!我不是你妈!

还有这句,“方一凡,我真的不明白。你脑子里面天天在想什么?”

只要把方一凡这三个字换成阿杠,海清就真的是我妈本妈了…

经典死亡质问之“你对得起我吗??!!”

童文洁:都高三了,不再是高一高二了,你说你balabalablaba

最后的致命总结陈词:跟你爸一个德行!

不过小方同学的演技也不错的,这无奈的闭眼皱眉小表情,真是跟当年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阿杠一模一样呢:)

第一集开场不到20分钟,海清老师这一场戏行云流水得顺下来,就够阿杠就在屏幕外边给自己做五次心理建设了:被骂的是方一凡,不是你;这是海清演的童文洁,不是你真的妈;放心放心,你长大了,不用再一遍高考了…

怎么港,这演得太真也不行,容易给玻璃心的观众(阿杠)造成心理阴影!

不过脾气大的女人都有一个特点,心软,童文洁也是。儿子骂归骂,心底还是宝贝得紧的。就像她听到儿子打架了的第一反应,就是问孩子有没有事。

刀子嘴豆腐心,又是我“亲妈”无疑了。

方家这边,是典型的内核温情满满,外在火力全开。而另一边的乔家又是完全不同的一种状态。

乔家的女儿英子成绩很好,陶虹演的单亲妈妈宋倩对她要求也很高,实行“全包围”式关切,一口一个清华北大。

虽然离婚了,但沙溢演的爸爸老乔同样很关心这个闺女,可是他想来看看她,还要被陶虹堵在门口:孩子现在学习很忙,没空!

(一个细节:大家看到左墙上挂的白色袋子了吗?上面的logo就是“清华大学”)

学校组织活动,要放飞心愿气球。老乔顺着闺女的意思,帮她写上“顺利考上航天专业”,而妈妈宋倩呢,一定要再加一句“一定考到七百分”。

因为“要上清华北大,起码得考700分”,而英子现在常年徘徊在650分左右,是“不太行的”。

看到这里,阿杠只想叹一口气,甚至有点鼻酸。多少人的学生时代,都被父母要求着做过自己不喜欢的事?

的确,我们知道这一切都是“为我好”,但我们的不情愿也不全是“不懂事”:我们有自己的想法、决心和人生方向,父母为什么就一定要否定这一切,并把自己的心愿强加到我们身上呢?

方家、乔家的故事给了阿杠特别多的共鸣,季家的故事也非常有看点。

房子没落实,为了杨杨上学近,一家三口先住宾馆。季区长晚上到了酒店楼下之后,还特意要刘静下去接,就因为怕同行的下属说闲话:“大晚上的不回家住酒店,还说是为了孩子上学近,谁信啊?”

夫妻俩走着走着,老季随手就把包递给了太太。简直是拿老婆当秘书使了...

到酒店里面,他一路左看右看,满脸忧虑,也不问问儿子学习现状,反倒是先来一句:(这酒店)没超标吧?

注意哦,哪怕是跟太太在一起,季胜利还是习惯性地背着手。啧,领导习惯,难改难改。

不过王砚辉也是厉害,演的每一个角色都如此传神,只要出场几分钟,神情、体态眼神一到位,这个角色就活了。

《小欢喜》不但把考生家长那种急切焦虑的心理状态诠释得相当到位,另一方面学生对爸妈的那点小抱怨和小不满,剧里同样刻画得很写实。

那边方一凡马上接茬了,“你妈多好啊,天天笑呵呵的,温柔又慈祥。”

然后矛头一转,对准自己妈妈:哪跟我妈似的,凶神恶煞,她不跟你讲道理!

还有英子模仿他妈说的这句话:高考一完,物归原主。你敢说高考前你妈没收你东西的时候,没跟你讲过这句话吗,嗯??

《小欢喜》整部剧的定位是都市话题剧,话题剧最重要的其实就是细节还原,这样才能让观众有共鸣感和讨论的欲望。

因此剧里除了将父母与考生对待彼此的矛盾心理刻画得特别写实以外,对待各种人物细节的把控同样非常到位。

比如说童文洁人设是风风火火女强人,一代“考王”,在职场雷厉风行。但进了办公室第一件事,仍旧是把尖头高跟鞋脱下,换成拖鞋。(阿杠见过不少女领导真的都这么干!)

之前有很多号称话题剧的影视作品,都因为细节失真让大家觉得无法代入。但是《小欢喜》就能把各种生活细节真实还原,让观众有满满的代入感。

目前《小欢喜》开播刚刚三天,更新到第5集,网上评分还没出来,但已是好评一片,最低评分四星起。

“剧情也太过于真实了吧!”

剧中放飞心愿气球那一场,陶虹确实是不顾女儿意愿、硬要加上一个“700分”。但当她看到女儿眼眶里噙着泪后,又是一脸心疼的表情,想伸手却犹豫,想安慰可不知如何开口。

“想触碰又收回的手”,这同样可以用来形容父母对我们的感情呀。

想关心,又怕打扰;想放手,可放心不下孩子;想道歉,但过不了自己面子这关…中国人的感情总是内敛又含蓄,父母和孩子之间也是同样微妙而矛盾,我们总是希望对方会懂,但时常适得其反。

《小欢喜》将孩子青春期的叛逆、敏感与对于高考的焦虑、惴惴不安融合在一起,他们不理解爸妈,也始终坚信爸妈也“不理解”自己。没完没了的争吵基本都源于考生自我意识和家长意愿之间的背离,彼此依赖却又总是心生芥蒂。

这或许就是中国大部分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处模式吧,所有矛盾的源头都是“家庭”与“成长”,最后回归平和,也往往是因为我们是一个家庭,并且我们终将长成。

虽然梦回高三有点让阿杠紧张,但奈何这部剧演员演得好、剧本写得妙、细节也还原的足够真实,阿杠看了前几集就彻底入坑,也跟随着剧情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疑问。

方圆和季胜利这对发小相遇,会发生什么故事吗?英子和她妈妈的关系会有缓和吗?三个孩子最后高考成绩到底怎么样?

尤记得当年的《小别离》就给观众带来了各种情感上的冲击,赚足了大家的眼泪。朵朵、琴琴、张小宇,三个家庭几乎涵盖了当下社会各种阶层真实的困境和烦恼。

关键词:小欢喜